【产业·公司】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
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比应达10%左右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丨北京报道
作为清洁能源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液化天然气(LNG)产业正在成为投资热点。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中国华电集团先后与BP集团、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兰亭能源公司(Pavilion Energy)等签订LNG长供和贸易协议,成为业内焦点。
不过,LNG颇受关注并不意味着“路好走”——由于国际油气价格长期低位徘徊,LNG行业正面临重重困难,LNG车用市场更是受到重创。此外,面对国内天然气的管网垄断和价格控制,民营企业还需面对此轮价格波动中潜在的巨大风险。
但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眼中,LNG仍是下一个能源发展的“风口”。大量的LNG出口与接收基础设施目前在建,显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仍将增长。
中俄将签订全球最大LNG项目
在11月14日召开的“2015年中国气体清洁能源发展与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表示,我国要大力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扩大天然气的使用规模,力争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10%左右,2030年天然气消费占比达15%左右。
我国的能源发展政策一直对天然气青睐有加。有数据显示,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费占比近24%,而我国的天然气占比仅为5.8%,产业处于成长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天然气的需求潜力巨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气体清洁能源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自产气丰富且国内需求旺盛,天然气供给主要来源于国产天然气(包括煤层气、煤制气及页岩气)、进口管道气及进口LNG这三部分。2014年我国是全球第六大天然气生产国、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产量为1316立方米,较2013年增长15.8%;消费量为1761立方米;全年净进口天然气608亿立方米,其中进口LNG 1989万吨(约合278亿立方米),占进口天然气总量的45.72%。
早在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就正式颁布了《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允许第三方借用天然气基础设施(包括LNG接收站)”,切实推进民企进入国际LNG 贸易。
其后,进口LNG潮兴起,受到了诸多上市公司的青睐。新奥集团、新疆广汇、长百集团等企业正在及计划建设LNG接收站。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成立运营的LNG交易中心亦层出不穷。
11月16日,据俄新社报道,中国和俄罗斯计划在12月就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签订合同。这将是全球最大的LNG项目。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米赫尔松声称,已与中石油签署了年供300万吨的合同。
LNG加工企业正面临重重困难
事实上,作为价格已完全放开的气源,LNG产业的表现十分市场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郭焦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目前国内的LNG加工企业,在170家左右,其年产能为7000万吨。这些企业将管道气加工为LNG,其加工成本约为0.5元/立方米。总体来看,在一些页岩气、煤层气以及致密气的中西部天然气资源富集地,由于管道设施相对缺乏,形成了LNG的加工企业。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进口LNG为主的市场开始勃兴,包括现货、长约、接收站建设等正在成为市场投资热点。”郭焦峰表示,由于进口LNG的气源价格已完全放开,在国际油价暴跌的大背景下,进口LNG与管道气相比,价格优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LNG进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608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加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4%。其中,进口管道气330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加4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4%;进口LNG 1989万吨,折合天然气约2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
与此同时,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一再趋缓。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增速10年来首次低于两位数。在被寄予厚望的交通燃料领域,随着油价下跌,LNG与柴油的价差极小,替代没有经济效益,需求停滞。
市场需求萎缩,LNG出口终端又迎来了集中建设期,全球LNG市场已显供应过剩。自2014年开始,我国LNG市场开始供大于求,且2015年未有明显改善。
在此背景下,以上游管道气为原料的LNG加工企业正面临重重困难。
“通过管道气加工而成的LNG价格就非常高,与国外直接进口的LNG相比没有竞争力,所以前景非常渺茫。”郭焦峰表示,而具有价格优势的进口LNG则会有比较大的前景和竞争力。
未来极有可能民营化
尽管LNG产能过剩愈发明显,经济性受到低油气价的蚕食,但业内对LNG行业未来的展望依然乐观。根据《BP 2035年能源展望》,全球天然气需求量预计以每年1.9%的增速上涨,到2035年,天然气日需求量将达到4900亿立方英尺。
“我国天然气进口会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进口LNG将可达到700亿立方米。”郭焦峰指出,他在强调LNG发展前景的同时亦指出,天然气的市场化,价改只是龙头,后续还需要其他配套改革的不断推出,还需要大力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业务组法律与产品组负责人陆丰表示,目前我国依据天然气期货必须具备的交割能力和基础设施已经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过程之中。市场化改革政策不断落地,随着新政策的推进,预期天然气市场化将在未来几年获得更大的改善和提高。
LNG基金合伙人、云顶科技联合创始人、中旖控股投资人刘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现在LNG的整体形势是从供应紧张向阶段性供应宽松转变,云顶科技的诞生恰逢其时。“我们看到 LNG 的未来机会,包括民营油气进出口权的放开与市场定价权管制的放松,以及混合所有制,体制内的资本与体制外的机制相结合。”
“我认为 LNG是最有可能民营化的能源品种,无论是在股权结构上,还是在勘探、开采之后的每个环节,LNG液化工程有50%是民营,加气站有68%是民营,气化厂百分之百是民营,大车司机百分之百民营。这个结构天生具有通过市场手段突破计划壁垒的动力。”刘冰说。 来源: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