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哈尔滨12万户居民受冻折射供热难题

发布时间:2010/12/23

    对哈尔滨市民郑芝来说,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12月14日晚间,郑芝所居住的红霞街和附近通江街路口交叉处的供热管网出现了泄漏,包括郑芝一家在内的12万户居民供暖受到影响。在苦等了3天后,供热才恢复,但还没等郑芝他们暖和过来,半小时后,供暖系统再次出现故障,12万户居民又陷入冰冷之中。

    经过两次抢修后,这次停热事件终于解决,但当地老百姓仍心有余悸。这已经是冰城今年入冬以来第四次大面积停热。据统计,在上个供暖期,全市大大小小的供热爆管事件平均每天就有3起。而今年供热期开始不到两个月,爆管事件就达130余起。

    “冰城供热的现状是,老百姓不满、供热企业诉苦、政府部门手忙脚乱。”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协会秘书长国忠诚说,根本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杜绝全市大面积停热的可能。

    事实上,不仅在哈尔滨,整个黑龙江省都在寻求一种一劳永逸解决供热问题的办法,《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自2000年颁布以来,每年省人大都会讨论修改。今年,又重新制定了新条例。“但问题在于,所有的改变是否走在正确方向上。”长期关注供热问题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侯树才说。

    供热关乎基本生存权

    哈尔滨的供热期长达半年,所以在哈尔滨供热办供热管理处处长宋扬看来,哈尔滨的供热是“生存性供热”。他说,在哈尔滨这样的严寒地区,保证冬季供热,就像维护生存权一样重要。

    而对供热问题,近年来哈尔滨居民的满意度不高。在今年的供热动员大会上,哈尔滨市副市长王世华说,城市的供热问题是投诉率居高不下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哈尔滨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宣传处处长于治华说,他每周都要接待大批来采访供热问题的记者,据他观察,当地不少媒体都开辟了供热专版,报道这个城市供热存在的问题。

    老百姓对供热的意见主要有,供热不达标、爆管停热,甚至还有热企弃管。今年供热还不到10天,哈尔滨就有13家热企弃管。虽然大部分弃管供热的地区已被政府部门协调接管,但仍有部分弃管问题的权责难以理清,迟迟不能恢复供热。

    当地供热已经几十天了,利群街2号的修大爷仍然住在冰冷的屋子里,而此时,室外温度已达到零下20摄氏度,修大爷只好去附近商厦取暖。而据调查,西大直街67号的居民也面临同样问题。

    “板子都打在企业的屁股上”

    提到供热存在的种种问题,供热企业必然首当其冲。

    国忠诚原是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平房物业供热分公司的负责人,他说,原来在任时,一听到电话铃声就冒汗。供热出了事故,群众、媒体,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板子都往企业的屁股上打。

    让国忠诚这样的老供热人纠结的是“供热机制没有理清,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

    今年供热期开始前,国忠诚写了一份建议书递交到政府部门。他在建议书中写道,现在的供热乱象,根源是主导思想错了。供热体制改革后,政府部门提出了“‘热’是商品”的观点,并把供热推向市场。但实质上,供热企业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生产“热”的煤、水、电等,实行的是市场价,价格随行就市,但“热”却是政府定价,政府照顾到民生问题,所以热价远远跟不上原料价格的上涨。

    按照哈尔滨市供暖协会的统计,煤是生产“热”的主要原料,煤的成本在“热”价里占80%,而正常的比例应该维持在45%~50%,这样热企才有盈利空间。

    有的企业负担更重,老国企、哈尔滨锅炉供暖公司的这项比例已逼近90%。该公司总经理孔亮说,企业原先还可以靠吃折旧费、大修费过日子,现在这项预留费用也被煤价上涨抵消了,现在每年储煤季,公司只能靠职工集资和贷款买煤维持运转。国忠诚原来所在的平房物业供暖分公司上个供暖期的亏损额也达到1400万元。

    国忠诚分析说,目前哈尔滨供热之所以没有崩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占绝大多数。在全市约1.6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中,国字号的企业负责了1.2亿平方米。“政府部门一声令下,国企就得把被弃管供热面积接管过来。”据了解,像锅炉供暖公司这样比较困难的企业,近几年也接管了弃管面积40多处。

    “亏损加剧,必然使企业降低供热质量,甚至弃管。即使能维持下去,也会欠下管网等设备维修账”,侯树才说。

    据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生产部负责人介绍,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供热管网已经难以承担保质保量供热重任。集团供热面积接近哈尔滨市的一半,集团有主、支干供热管线720公里,其中310公里已超过使用寿命,亟待更新。但目前集团每年只能抽出2500多万元用于更新,这点钱杯水车薪。

    政府的在场与缺位

    供热问题并非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哈尔滨市去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老化网管改造,但热企认为这还不够,用王世华的话说,“供热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太多”。原有老工业企业承担的供热面积里,网管大都已老旧,哈尔滨热力公司1984年铺设的网管,有的现在还在服役,而网管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

    除了这笔旧账,还有一笔新账。2006年建成投产的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是哈市通过集中供热解决供暖质量问题的重大项目之一。但此次连续出现网管泄漏,影响到12万户供热的,就是这家被寄予厚望的现代化大型热企。

    当年,哈尔滨市政府仅投入500万元启动资金,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就接手建设华能集中供热项目,而整个项目前后耗资18亿元。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施军说,目前,该集团对此项目的贷款,还有约12亿元未还清,“虽然华能项目设备先进,能效高,但现在的热费收入并不能收回建设成本。”

    今年,林铎任哈尔滨市长伊始,就明确提出供热关系民生、关系政府执政能力,要求下大力气抓好城市供热,但目前机制体制尚未理顺。

    对于政府调控手段软弱的问题,刚从市供热办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张国栋深有体会。“作为主抓全市供热工作的部门,2000年成立的市供热办只是一个协调议事机构,并没有行政手段。”一个事例足以说明供热办的被动:按规定,供热办要求热企登记,并缴纳保证金以约束其保质保量供热,但据供热协会调查统计,登记缴纳保证金的只有300多家,而全市热企总数却在1000家以上。12月初,一次停热事故发生后,某区供热办主任竟关机拒听电话。

    而企业对于政府的期待,更多集中在经济补贴上。“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该政府投入的政府投,该政府补贴的政府补”,国忠诚说。对于供热企业增加的煤炭成本,政府部门按成本的15%发放补贴,企业承担成本的20%,其余由居民承担。这被企业方认为是不合理的。“北京每年拿出20亿元补贴供热,内蒙古对使用地方煤炭的供热企业给予10%左右的优惠补贴,这些都值得哈尔滨借鉴”,孔亮说。

    侯树才认为,细枝末节的修补无济于事,关键在于政府应把供热定位为公益事业,而不是把自身社会责任压给企业来承担。至于财政上是否有困难,这都可以搁置考虑,至少要先保证在正确的方向上办事。

    本报哈尔滨12月22日电

 

上一篇 : 兰州供电试点居民客户电量采集全覆盖

下一篇 : 汝南县清源自来水公司实现客户高...

返回列表
XML 地图